
长江云配
品牌强链,智引未来。“2025年‘珠遵杯’中国新茶饮(供应链)企业品牌价值”评估活动以推动新茶饮供应链标准化、创新化与品牌化发展为使命,启动以来受到各界广泛关注,一批批新茶饮企业报名参评,业界品牌建设热度不断升温。为汇聚品牌建设思想,总结经验做法,我们特邀请来自企业、协会、院校、品牌策划机构等专家、业内人士解读新茶饮发展趋势,并开设《2025新观茶》栏目。
对话嘉宾
曹中柱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饮咖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、福建帮利茶业集团茶饮研发总监


新茶饮“链条式发展”
核心壁垒在于供应链
南农:茶+奶/水果+口感颗粒这个产品公式,搭配出了无穷无尽的新茶饮产品类型。帮利有何核心优势助力新茶饮产品脱颖而出,构建技术壁垒?
曹中柱:新茶饮行业的产品发展呈“链条式推进”,并无跳跃式变革。新茶饮当前有两大核心形态,分别是“茶+奶”对应的奶茶品类与“茶+水果”对应的果茶品类,且这两类形态的产品均以“茶”为基础原料。不过,新茶饮产品本身并无核心壁垒,一方面奶茶类产品制作难度小,个人在家即可完成,技术门槛很低;另一方面相关技术配方公开可获取。
真正的行业核心壁垒在于供应链。以“多肉葡萄奶茶”为例,个人在家也可制作同款产品,但成本远高于品牌方,还难以采购到与品牌相同的食材;即便能买到同款食材,品牌方凭借供应链规模,既能实现更低价格采购,还能提供适配产品需求的深加工原料,从而支撑自身产品体系。
从1997年创业至今,帮利执着于餐饮连锁事业,并与众多连锁茶饮公司和餐饮业优秀企业建立伙伴关系,业务覆盖整个中国,以及东南亚、非洲、北美等10多个国家地区。帮利在供应链上的核心优势集中于“全面性”与“灵活性”,这一点对比传统茶叶行业更为明显——传统茶叶商家多专注单一品类长江云配,比如专营龙井、茉莉花茶或黑茶,而帮利覆盖全品类茶叶及相关原料;同时帮利还能满足个性化原料需求,像“茉莉+六堡茶”这样的组合定制也能实现,且响应速度快,定制产品当天即可发出。

新茶饮领域的“期货生意”
提前锁定资源以规避波动
南农:帮利供应链如何同时实现“成本可控”和“风味稳定性”?
曹中柱:以茉莉花茶为例,帮利拥有自有花市场,采购量规模庞大,制作茉莉花茶时会在春天提前筹备并采购各类原料茶胚——此时花尚未上市,而其他商家多为临时制作才采购茶胚,这种提前囤货的方式能有效锁定优质原料与成本。同时,帮利会根据储备的茶胚开展云堆工艺处理,再依据订单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,“提前囤料 + 按需生产”的模式大幅减少了原料波动对风味的影响,而这背后的核心支撑是充足的资金与大体量库存。
茶叶属于农作物,其品质易受生长环境、采摘时间等因素影响,难以通过分次少量采购保证一致性,所以新茶饮领域的茶叶可理解为一种“期货生意”。这一点用土豆采购逻辑类比:若在同一天一次性采购1万个土豆,这批土豆品质更易相近;若1万天内每天采购1个土豆,每天的土豆品质必然存在差异。茶叶同理,需通过“一次性大规模采购并囤积原料,再逐步加工生产”的方式,才能确保每一批产品风味一致,这种“提前锁定资源以规避波动” 的特性,使其具备了类似期货生意的属性。
基于上述特性,进入新茶饮供应链领域需具备极强的综合实力,核心在于充足的资金:只有资金充足,才能支撑大规模原料囤积,也才能承载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。

新茶饮供应链分工
品牌把控产品设计核心
南农:关于“新茶饮品牌无法包揽所有供应链环节”的说法,从研发角度来看,您认为哪些环节是品牌“必须牢牢抓在手里的”?哪些环节交给专业供应链企业反而更高效?
曹中柱:在新茶饮品牌的供应链分工中,产品设计是品牌必须自主把控的核心环节,这一点可参考成熟企业的模式——比如苹果手机标注 “加州设计、中国制造”,自身不建工厂;麦当劳也不涉足薯条厂、面包厂或养鸡业务,而是由专业供应商提供土豆、面包、鸡腿等原料。成熟的商业逻辑是将非核心的供应链环节交给专业公司,让专业板块更专注,仅保留产品设计这一核心在品牌手中。
帮利作为专业供应链企业,会与所有新茶饮品牌合作,但业务边界明确——帮利本质是茶叶公司,仅参与茶叶相关的原料供应,不涉及牛奶、小料等其他品类。即便帮利会为了让茶叶更好适配牛奶而研究牛奶特性,或为了优化茶叶作为茶底的适配性而了解小料,但这些研究仅为提升茶叶产品的适配性。帮利始终专注于茶叶本身,深度打磨茶叶产品、强化对茶叶品类的把控力,同时优化成本控制、提升产品性价比,保障茶叶质量的稳定性。

新茶饮价格博弈
洗牌加速下的行业变革
南农:从“被动供应”到“主动共创”,您认为新茶饮品牌和供应链企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矛盾?
曹中柱:双方的核心矛盾主要集中在价格层面。价格契合则能推进合作,价格不匹配则无法达成合作。从价格相关细节来看,定价主动权基本掌握在品牌方手中,供应链企业在价格谈判中优势较小;若品牌方提出压价,供应链企业会先核算自身成本,若成本无法覆盖则会拒绝合作。因为茶叶从种植到生产存在基础成本,且企业作为商业主体需保证利润,不会为了合作承担亏损。
未来几年,新茶饮供应链的洗牌将整体呈现 “以大吃小” 的趋势,主要集中在三个关键环节:一是价格战淘汰,若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、无法承受成本压力,便会退出市场;二是体量与资金淘汰,随着行业内企业普遍扩大体量,若企业自身体量不足、资金短缺,无法囤积足够原料以保障供应,将难以持续经营;三是生产制造淘汰,若企业的生产制造水平未达到行业标准,或不进行技术与设备的更新升级,也会被市场淘汰。
“2025年‘珠遵杯’中国新茶饮(供应链)企业品牌价值”评估活动
一、报名要求
参与企业需为中国境内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,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,经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与茶饮生产经营相关的项目,如各类原材料供应(糖、奶、茶、水果、包装等)、设备供应、服务供应、物流仓储、产品研发等。
二、报名方式
(1)企业自愿申报。
(2)希望申报企业严格按照填表说明认真填写报名表(附件),获取报名表格两种方式,一是长按二维码,二是直接下载文末附件。
(3)填写完毕后发送至邮箱xcygongyinglian@126.com。

附件:2025年“珠遵杯”全国新茶饮(供应链)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活动报名表.docx
采写:王富迪
来源:南方农村报长江云配
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