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女士对食管癌的警惕众合资本,源于母亲。早年母亲因这病离世,她每年体检都盯着消化道。可命运没偏袒她——2016年,吃饭总卡嗓子的她,终究还是查出了食管癌。
"和妈一样的病,绝不能再走她的路"
2016年7月,张女士吃馒头时突然哽噎。她心里"咯噔"一下:"和我妈发病时一模一样。"赶紧去林州食管癌医院检查,7月20日病理报告出来:食管高分化鳞癌。7月25日手术切除肿瘤,医生建议术后化疗巩固。
考虑到外地治疗不便,张女士回老家化疗。可6次疗程只做了3次就撑不住了:"吃什么吐什么,水都咽不下去,瘦得脱了形。"她想起母亲当年术后化疗也是这样众合资本,不到一年就走了。"再化疗,我和妈一个结局。"她咬着牙停了化疗,开始找别的办法。
同乡一句话,她抓住了最后希望
停药后,张女士整个人蔫了。同乡病友来看她,说:"要不试试中医?我在郑州袁希福院长那儿治,现在能吃饭了。"
展开剩余61%2016年11月7日,张女士揣着病历找上门。那会儿她脸蜡黄,瘦得只剩80斤,声音哑得像破风箱,睡觉都得垫高枕头。"能救吗?"她攥着衣角问。袁院长搭完脉:"先调脾胃,能吃能喝才有劲儿扛病。"
喝到第7副药,张女士觉得"喉咙没那么火烧火了"。半个月后,能喝下半碗小米粥;一个月后,声音哑得轻了,能和邻居唠两句;俩月后,体重涨了10斤,能自己去菜市场买菜。
9年坚持,从"等死"到"带瘤生活"
中药喝到第三年,张女士复查显示病情稳定,进入巩固期。这些年,她每天按时吃药,把饭煮软、菜切碎,天气好就去公园遛弯。2020年,父亲体检也查出问题,她二话不说带父亲去了郑州:"袁院长能把我治好,也能帮我爸。"
2024年,张女士坐在社区凉亭里剥毛豆,邻居问:"您这病都9年了,咋还这么精神?"她笑着指了指兜里的复查报告:"每年都查,指标正常。现在一顿能吃小半碗红烧肉,就图个踏实。"
从手术台上以为"撑不过去",到如今能给老伴儿做饭、陪孙子玩,张女士的日子没什么"奇迹",不过是每天按时喝药、好好吃饭、慢慢遛弯——但对癌症患者来说,这已经是最好的日子了。
发布于:河南省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